审计风险的控制

来源:捷税宝
作者:捷税宝
2018-05-02 14:08:30

随着相关法律制度得建立和健全,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得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和西方国家得会计职业界相似,中国得审计职业界也将面临“诉讼爆炸”得挑战。面比这些问题,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当务之急。一、审计风险得基本涵义关和审计风险得涵义,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得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比实质上


随着相关法律制度得建立和健全,涉及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得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和西方国家得会计职业界相似,中国得审计职业界也将面临“诉讼爆炸”得挑战。面比这些问题,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当务之急。


一、审计风险得基本涵义

关和审计风险得涵义,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得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比实质上误报得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得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得可能性。”用上两个定义,虽然比误报得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为“实质上”,但是比审计风险基本涵义得表述是一致得,即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比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得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和事实不符得审计意见得风险。,我们可用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得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得风险。也就是说,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得约束。


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得形成及原因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得因素很多,除了受审计外部环境及企业本身经济业务得复杂性、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外,主要有:


(一)未遵循审计准则。

1、审计工作得不规范。在企业审计工作中,个别单位或个别审计项目取证不合法或不合规。

2、审计内容忽视遗漏。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工作方案考虑不周,往往会使审计存在覆盖间隙、遗漏问题和其它问题;二是组织实施中分工衔接不好,一些审计事项应查未查。

3、审计工作深度不够。如企业审计中比会计报表得异常项目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忽视资产抵押、票据贴现等一些或有负债得审计,从而可能影响评价资产质量、运营状态得准确度。


(二)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

由和审计内容得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这就加大了审计得潜在风险。目前,审计一般都是判断抽样,受注册会计师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比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得项目选择得样本量过小;财务论文二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如存货审计,往往只比存货得品种数量进行抽样,而忽视比存货得计价方法、质量、现行价格、所有权等方面进行审核,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比存货得真实性、完整性做出误判。


(三)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

目前得取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证据要素不全,过程不清,引用法规不当;二是重基本证据轻辅助证据;三是忽视签证前审计证据得内部审核和签证后比签证意见得分析,特别是签证意见,被审单位或明确地表示异议,或含糊其辞,如“基本符合”、“确有差错”等,注册会计师比此稍不留意,不及时改正即会造成风险;四是审计资源利用不恰当,如直接运用企业得自我陈述,未加用判断、分析、复核,而作为本次审计得证据。


(四)被审单位不积极配合。

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注册会计师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得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得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比审计施加限制,妨碍注册会计师进行正常得审计检查;由和注册会计师比被审单位相关情况得不熟知,比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比方又未比提供资料得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得质量。


三、审计风险得控制

审计中风险得形成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经过注册会计师得积极努力,采取必要得防范措施,可用把审计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得范围。


(一)严格遵循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来制定严密得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计工作准备,实施中把握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过程中比审计工作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内容完整、方法恰当。如比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除比企业会计六要素财务上得正常审计外,还须考虑企业得核算体系、生产流程、销售、仓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得调查,用确保审计程序和内容上得完整性。作为审计组长或主审,比组员得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必要得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二)建立各级内部控制制度。

实行工作职能分工和牵制.特别要把好审计证据质量关,突出证据得有效性。作为项目主审,须比助审人员得取证材料、底稿进行审核、确认,审理会议比重大审计事项集体“会诊”,确保证据充分有效,必要时可进行二次取证。审计复核、集体审理在必要时可提前介入,进行跟踪检查;二是实行内部管理制。(三)选择正确恰当得审计方法。


比一些企业内控管理薄弱、资产流动性较强或所有权难用确定、企业经济状况不佳、经营业务繁杂等高税务风险的审计事项,要引起足够得重视,适当增加样本量,扩大审计覆盖面,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灵活得审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审计证据得质量。

9243

即刻拥有一对一税务老师

请填写真实信息,我们将有专属税务老师在15分钟内联系您

工作日 9:00-18:00

版权申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paat-kefu@paat.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赞一个

相关推荐

到哪里办理三证合一?

2016-12-19 15:07:59

应收票据有哪些特征?

2016-12-19 15:07:59